当我们打开世界地图,
就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
只有两个地方建运河最有经济效益。
一个是较早建成的苏伊士运河,
它联接地中海与红海,
使来往欧亚的船只不必绕道好望角。
而另一个则是巴拿马运河,
联接太平洋与大西洋,
使来往两洋的船只
不必南绕阿根廷的麦哲伦海峡。
这一片美丽的巴拿马运河之景,
它的修建过程却并不似表面这般平静,
其艰辛程度堪称19世纪的史实。
美国接盘
19世纪80年代,
法国人尝试过修建这条运河,
在与难以驯服的险山恶水、
来势汹汹的疾病奋战多年,
送掉约2万劳力的生命,
成本不断飙升后,
法国人终于放弃了。
1885年巴拿马运河公司的法国员工合影
于是早就想得到修筑权的
美国人急匆匆赶来了。
他们买下了法国公司的设备,
扬言要另辟蹊径。
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前来视察巴拿马运河施工现场,
他的心里正在盘算着一笔大买卖:
美国若能够获得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
不仅能使美国东西海岸航运路程缩短一半,
还能把整个南美洲控制在自己手中。
西奥多·罗斯福亲自派出的美国工程师
美国政府先是尝试与掌控修建运河
所需土地的哥伦比亚达成协议,
失败后转而支持巴拿马的分裂势力造反
并迅速与新成立的国家签订协议,
从而完全控制了16公里宽的运河区。
毁灭性的环境破坏
修建运河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
村庄和森林、整片土地被淹没,
19世纪50年修建的一条
铁路也因此不得不改道。
为了控制喜怒无常的查格雷斯河,
并为运河的水闸系统提供电力,
必须修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坝。
并形成庞大的加通湖,
该湖覆盖大西洋与太平洋间1/3的运输河段。
然而难度最大的是库莱布拉渠,
即现在的盖拉德渠,
这是在大约13公里的山岭地区
开凿出一条人工渠。
为此不得不挖走1亿多立方米的土,
仅3年时间这项工程就
消耗了800多万公斤的炸药。
令人毛骨悚然的劳动强度
巴拿马运河由数以千计的合同工建成,
其中多数来自加勒比海。
对他们来说,盖拉德渠就是地狱之峡。
他们服从一个吉姆克罗式的政权,
过着二等公民的日子,
吃着糟糕的饭菜,
干着长时间的工作,
领着微薄的薪水,
还有接连不断的危险。
20世纪80年代,
导演罗曼福斯特开始寻找这些劳工,
那时在世的劳工大多已经年届90。
福斯特拍摄了电影《挖掘工》,
现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中只存有少量这部电影。
向福斯特讲述当年经历的劳工中,
有一个是康斯坦丁帕金森,
他从15岁开始挖掘这条运河。
没过多久便在繁重的劳作中失去了自己的右腿,
而总工程师对他的断肢不以为然
声称国会没有通过任何法律规定
对断肢的劳工予以补偿
在伟大的工程面前,
这些劳工的性命轻微如草芥,
戈瑟尔斯等管理者也认为,
劳工不顾一切想要挣钱,
就算美国政府没有制定法律的保护
也不会出现过度的骚动。
在很大程度上,
他们赌对了。
冷酷的慰藉
1908年,
地峡运河委员会终于开始申请
更多的特定赔偿政策。
他们还跟纽约制造商AA马克斯签订合同,
由后者向出现工伤的劳工提供假肢,
并且原则应当是不分肤色,
不分国籍、不分工种、一视同仁
到1912年,
AA马克斯提供的假肢已经超过200件。
该公司积极承揽地峡运河委员会的生意,
显然对报酬很满意。
然而,
这种补偿仍然远远不够,
由于美国故意收紧补偿条件,
许多人享受不到补偿。
经过10年的修建,
全长77公里的巴拿马运河
终于在1914年正式通航。
这个不切实际的愿景的实现
正如记者阿瑟布拉德所写:
人类从未想到可以这样任意拿捏大自然。
结语
整个工程雇佣了4万多劳力,
官方公布的死亡数字是5609人,
而许多历史学家认为,
真实的死亡人数应当有数倍高。
终身伤残的人数即便没有上千,
也至少有数百人。
丰功伟绩的背后,
葬送的是无数劳工的血肉之躯,
他们是真正的,
挖通巴拿马运河的脊梁。
本文链接http://www.shhorse.com/Article/wtbnmfyhdjl_1.html
(本文来源于网络,悍马加固整理报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另,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