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脆性材料,在温度、湿度 及荷载的作用下产生裂缝。 裂缝的发展过程是由骨 料本身之间发生的细微裂缝。在温差、干缩、外载的 影响下逐渐扩展加大。 混凝土产生细微裂缝是不可避免的。 规范中允许混凝土构件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是不能超出允许值规定的范围。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尽量减少构件裂缝的数量和限制裂缝的开展宽度,禁止出现有害裂缝确保工程质量。
裂缝大多出现在混凝土初凝后期间。 构件表面裂缝呈近似平行规则形状出现、长短不齐、互不连贯、深度较浅。如图 1 所示。
1.1 产生原因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因养护不及时或不按规定进行养护,使构件表面水分蒸发过快,造成体积急剧变化而导致混凝土裂缝;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水灰比过大,重力作用使没有完全凝固的混凝土下坠移动,也会产生裂缝。 如水工建筑物的闸、涵、河道的混凝 土护坡等。
1.2 预防措施
混凝土浇筑后用草袋子或塑料薄膜等材料及时进行覆盖。在高温及大风季节缩短洒水养护的间隔时间,增加洒水次数和水量,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严格控制水灰比和砂石料的级配,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减少收缩量。
1.3 治理方法
适当增加混凝土表面的抹压次数,裂缝发生在,塑性期时,混凝土可采取重新振捣、抹压 ,对已经硬化的混凝土,在裂缝表面涂环氧胶泥或贴环氧玻璃布等方法处理。
裂缝出现在混凝土初凝期间。 构件表面裂缝呈多角形状,缝的宽度较细,深度较浅 如图 2 所示。
2.1凝缩裂缝成因
产生原因混凝土表面压光次数过多或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粉过厚,抹平压光,均可导致混凝土产生凝缩裂缝。
2.2 预防措施
合理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抖浆压光次数,禁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粉抹平压光。
2.3 治理方法
必要时可用稠水泥浆砂浆进行覆盖而后抹平压光。
混凝土成型后期或工程运行期间由于炭化而发生裂缝。 裂缝呈菱形结晶形状俗称龟裂,缝的宽度及深度不一。 如图 3 所示。
3.1 产生原因
碳化收缩裂缝实际是混凝土的一种化学反应。裂缝是由混凝土中的 Ca(OH)2 和空气的 CO2 结合生成 CaCO3 引起混凝土表面收缩。
3.2预防措施
加强混凝土表面湿度维护,及时铺盖养护材料。 在干燥季节可延长水的喷洒时间,增加水的喷洒次。在寒冷季节,尽量不用燃烧煤碳保温,避免空气中有大量的 CO2气体存在。
3.3 治理方法
混凝土在塑性期可采取重新振捣、抹压,对已经硬化的混凝土裂缝,可在裂缝里装填干水泥粉并且压实,表面再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也可在裂缝表面涂环氧胶泥或贴环氧玻璃布等方法处理。
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凝缩、碳化收缩三种裂缝,出现的期间 、形状不同,预防措施 、治理方法也各异。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及工程质量评定、构件维护治理、构件采取补救措施时,应仔细观察裂缝出现的时期、部位、形状、深浅、宽窄和走向,防止产生误判,避免造成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