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底隧道——上海长江路隧道已建成通车,你知道这一横贯黄浦江的巨蟒,采用了哪些“高精尖”技术吗?
上海长江路隧道首次设置完备逃生救援通道,首次铺设国产高性能抗重载沥青,首次采取物联网技术进行运营管理,这些亲眼可见的“高精尖”技术也将成为未来上海越江隧道的建造、运营范本。
建设难关
15.43米巨无霸创下多个“记录”
在长江路隧道的“腹地”,感受不同的就是和其他黄浦江上越江隧道相比,空间感觉更深邃,走到越深的地方,明显可以看出往两边的出口都是上坡路。
建设之初,长江路隧道是上海多个隧道领域“记录”的创造者——采用15.43米直径盾构推进,与障碍物距离1米国内“精确”大盾构穿越,挖出了上海“深邃”隧道工作井。
据悉,15.43米盾构1米穿越逸仙路高架,是世界隧道史上绝无仅有的案例,也是整条隧道建设的难点。
长江路隧道要经过30多幢建筑、20多条管线,但难的还是穿越运行中的3号线和逸仙路高架。它们的地下桩不但对侧向力的承受度较弱,且逸仙路高架桩基相对较浅。更惊险的是,高架上车流繁忙;轨交3号线高架上,不时有列车驶过。
为了保障隧道安全顺利穿越,隧道建设者为所有地下桩穿上了用水泥制成的厚约1米“防护衣”,从上到下贴护着桩基,形成一道坚固屏障。制作“衣服”的方法则是目前国际先进的地基加固工艺,通过在地下喷射水泥浆,均匀控制其压力。这种工艺也是在国内大型越江隧道中首次应用。
应对集卡
高性能沥青提升道路3倍“抗压性能”
根据规划建设时的要求,上海长江路隧道是外环以内唯一具备重载车辆通行能力的隧道,为此,长江路隧道的建设中也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也成为上海第一条采用国产高性能沥青的越江隧道。
大型货车、集装箱卡车对道路路面的荷载能力要求很高。特别是在隧道内部,普通沥青路面在车辆的高温、高压下,极为容易发生凹陷、变形,并在地面留下车辙。不但后期的维护、保养工作花费巨大,且还会对隧道的通行体验及安全性造成影响。
针对隧道未来可能发生的交通流量大、重载车辆多、路面夏季温度高等特点,隧道股份路桥集团自主研发、调配了专门针对长江路隧道的高黏度改性沥青。
与常规沥青相比,它具有非常高的粘结特性,以及优越的抗重载性能与耐疲劳性能。高黏度改性沥青的抗车辙能力是普通沥青的2-3倍,疲劳寿命是普通沥青的3-4倍,即使在高温、重载车辆反复碾压下,也不易变形、开裂,不但克服了单一普通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的诸多缺点,其维护、保养费用低,更使普通市民的行车通行体验大大提高。
保证安全
每一侧都有23个逃生口
据介绍,上海长江路隧道东起港城路双江路,西接长江路郝家港桥以东,距上游翔殷路隧道约10公里,离下游外环隧道约3公里,主线全长4.9公里,其中隧道主线长约2.8公里,设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目前除了通往崇明的长江隧道与长江路隧道直径相同,同为双向6车道外,市区内为双向6车道的隧道只有长江路隧道,是目前上海已建成隧道中直径较大的隧道。
在这样大且深的巨型隧道里通行,对小悍来说,首先想到的就问题是“万一发生危险了怎么办”?
在约2.8公里的隧道空间里,每隔50米就有一道宽约2米的“逃生楼梯”,每一侧都有23个逃生口。每个逃生楼梯的墙上贴心地贴着使用方法图示。根据图示可以方便地提起地面上的逃生门,走下一个很短的楼梯,就能到达一条人员疏散逃生通道,通道约有数米宽,并排行走五六个人不成问题。逃生通道上有安全指示箭头标示,根据标示就可以分别通往港城路和长江路两个隧道出入口。墙上的应急电话拿起不用拨号,直接应答,在紧急状况下就可以定位人员所处位置,方便外界快速实施援救。
除了这条人员逃生通道,越过旁边的一道门,还设有一条平行的车行救援通道,万一隧道中发生紧急意外事件,救护车和消防车也可以直接从隧道口直接开进这条通道,对隧道内的人员实施援救。据了解,设置这样完备的逃生通道,在黄浦江越江隧道中也是首次。
同时,为了保证隧道里行驶的安全,隧道首次使用了自然光照明。驾驶员刚进入隧道时,容易产生“黑洞效应”,出隧道时,又极易出现“白洞效应”等视觉差异。长江路隧道将自然光引入隧道出入口的光导照明,每天提供10小时的自然光照明,替代人工光过渡加强照明,不仅平均节约能耗达40%以上,也能解决“黑洞效应”的问题。
此外,在隧道的部分区域,还加装了一粒360度玻璃反光道钉——“猫眼道钉”,比传统标志反光面积高一倍,道路界限清晰可见,且不受弯度影响,极大提升了安全性。
先进运营
“物联网+BIM”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长江路隧道中,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监控和水雾雨淋设施,而保养工人每天巡视时,用手机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就能得到这段距离这个设备所自动记录下的数据。这样的物联网技术也将应用到今后长江路隧道的管理运营中。
通过这些全覆盖的监控设施,监控人员可以进行每10分钟一次高于标准的隧道全覆盖视频巡视,通过中控屏幕不断切换镜头,看隧道内有否有异常。据隧道股份市政养护长江路隧道项目负责人胡坚良介绍,在上海长江路隧道,技术人员将可以通过物联网和BIM技术的融合,实现对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例如,我们在隧道车行道板的下方‘牛腿’位置设置了记录不同时期车行道板结构数据的精密观测仪器,借助NFC距离无线通讯等信息化技术,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至技术人员手中,实现对隧道的远程、实时、动态管理与控制。”隧道股份市政养护长江路隧道项目负责人胡坚良表示,借助物联网技术,每一时每一刻,隧道即便产生了头发丝粗细的细小变化也难逃“法眼”。这将大大有利于隧道日常的保养维护。
此外,物联网技术还将与BIM技术进行融合,隧道实时数据将转化为可视化的隧道BIM模型,更加方便技术人员分析、研究隧道状态,保障隧道地健康状况,更精确、更高效的隧道运营管养,将把长江路隧道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小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平常小毛小病及时发现、治疗好了,不但使长江路隧道的道路质量更高,也将使隧道不易出现需要‘窒息式大修’的大问题。”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检测报告上CMA、ILAC-MRA、CNAS、CAL四个标识的区别!
- 分不清转包、分包、内包、挂靠之间的区别?看这里!
- GB50210-20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已实施
- 房屋建筑学基础知识汇总
- 典型案例!国内外桥梁坍塌事故,太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