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悍马建筑官方网站! 联系悍马收藏网站在线留言网站地图ENGLISH工程信息下载工程信息下载

悍马加固材料

畅销全球86国19年加固材料行业国际大品牌

连续10年获得《中国人保》承保24h咨询热线
400-012-6012

服务号服务号

热门关键词搜索: 灌注胶粘钢胶加固材料大全植筋胶碳纤维布

当前位置:首页 » 悍马加固材料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这几次地震,推动了结构抗震设计历史的进程!

这几次地震,推动了结构抗震设计历史的进程!

文章出处:悍马加固材料人气:812发表时间:2017-09-19 16:47:00【

地震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方式,像是地球的脉动、大地的狂怒。对于地震的较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现代结构抗震理论从20世纪初两次大地震的反思开始,至今经过了一百年曲折的发展。

描述地震的插图

描述地震的插图,发生于公元前4世纪意大利

在有准确记载的20世纪里,平均每年发生18次7.0~7.9级的大地震,每年发生1次超过8.0级的特大地震。进入21世纪之后,大地震似乎更加频繁了。

2001-2015年 世界上震级大于6.5的地震分布

2001-2015年 世界上震级大于6.5的地震分布

按成因分类,地震可分为塌陷地震、火山地震和构造地震。地壳运动引起的构造地震,占总地震数的90%以上。绝大部分的破坏性地震为构造地震。

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欧亚、美洲、非洲、印度-澳洲、南极板块,各大板块内部又有一些较小的板块。板块间的不协调的相对运动,引起岩层变形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突然破裂释放的巨大能量,形成了地震。

地球板块构造及1963-1998年世界地震分布

地球板块构造及1963-1998年世界地震分布

从世界地震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大小板块边缘都是地震集中处,主要的地震带有两条:

1.环太平洋地震带,约占世界地震总数75%以上。

2.欧亚地震带(至印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遇)。

4.jpg

5.jpg

板块构造地震几种形式

世界上受地震威胁较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智利、墨西哥、美国、新西兰、意大利、土耳其等。我国位于欧亚板块东南端,东为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南为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向东、太平洋板块向西、印度洋向北挤,造成我国是地震多发、分布范围。

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与地震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场地特性、建筑特性等多因素相关,影响关系也比较复杂。

推动结构抗震设计的地震

回头看工程抗震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从历次地震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前进的过程。

1906年 美国旧金山地震 [M7.8]

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两次大地震,1906年的美国旧金山地震[震级M7.8]、1908年的意大利Messina地震[M7.1],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结构抗震理论的起点。

6.jpg

7.jpg

1906年的美国旧金山地震

San Andreas断层错动长达7m

大量建筑倒塌,80%城区被毁

大量建筑倒塌,80%城区被毁

震后发生了严重的次生火灾

震后发生了严重的次生火灾

人们开始注意到,地震引起的水平惯性力对结构造成破坏。于是,提出把地震作用看成一个水平力,取值为建筑物总重量乘以一个系数。静力法较早由日本学者大房森吉提出,佐野利器教授到旧金山考察震害后,于1914年建议地震系数取K=0.1。

静力法将整个建筑假定为一个刚体,只随地面同步运动。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地震作用力等于建筑总质量m与地面加速度a的乘积。静力法的概念清楚、原理简单,第一次将力学概念引入到抗震设计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23年 日本关东地震 [M7.9]

1923年,日本关东地区发生7.9级的大地震,属于城市直下型地震。地震和次生火灾对东京和横滨两座城市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当时以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建筑物很少,大部分砖造房屋倒塌毁坏,木造建筑则毁于大火。

日本关东大地震,1923年,M7.9,横滨震后场景

日本关东大地震,1923年,M7.9,横滨震后场景

以关东大地震为契机,1924年日本建筑法规正式引入“地震作用系数”,将建筑物重量的10%作为地震水平力作用于结构上(K=0.1)。此外,建议尽量增大建筑物刚度的刚性设计法,以及限制建筑高度在31m以下。1927年美国UBC规范第一版也采用了静力法(K=0.1)。

静力法将建筑视为刚体的假设是有问题的。对于高度很低、刚度非常大的建筑,这一假设尚可。但是,当建筑高度略微增加、刚度有限时,作用在结构上的加速度呈放大的趋势。

经过数次地震检验后人们发现,静力法按K=0.1并不能保证建筑安全。1950年代,日本建筑法将地震作用系数法提高,取K=0.2。

考虑到建筑自身自振频率的不同对地震作用的影响,20世纪中期,美国学者M.A.Biot提出由实测地震波计算反应谱的概念。美国学者Housner将多个实测的地震波代入单自由度动力反应方程,计算弹性地震反应,从而得出结构地震反应与结构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

抗震设计的设计反应谱

之后,许多学者相继提出用于抗震设计的设计反应谱。反应谱理论较真实地考虑了结构振动特点,计算简单实用,目前仍是各国抗震规范中的主要方法之一。

多自由度复杂体系的时程分析得以实现

后来,伴随着计算机和结构分析理论的发展,多自由度复杂体系的时程分析得以实现。人们也发现结构的地震作用随着自振周期增加而减小,柔性设计成为一种新的思路。1963年,日本施行了新的建筑基准法,废止了建筑高度限制,城市高层建筑开始发展。然而,随后发生的一系列地震又暴露出许多设计问题。

1964年 美国阿拉斯加地震[M9.2]

1964年 日本新泻地震[M7.6]

从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地震[M9.2]、1964年日本新泻地震[M7.6]、1968年十胜冲地震[M7.9]中砖石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损伤较为严重,而钢结构建筑的震灾相对较小。

基于地震系数法的计算

人们认识到,基于地震系数法的计算未必能保证建筑安全,结构的延性和耗能对于抗震更加重要,并在抗震设计方法中引入与结构塑性变形能力有关的特性系数,强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和耗能机制成为抗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现行抗规引入了屈服强度系数]。同一时期,伺服式加载和振动台试验被应用于抗震研究中。

在1964年的新泻地震和美国阿拉斯加地震中,还出现了地基失效、沙土液化的现象。含水的砂土在地震波的晃动下变得像流沙一样能够滑动,失去了承载力,导致建筑整体下陷或倾倒。从此,防止地基液化成为建筑地基抗震的一部分。

1985年 墨西哥城地震[M8.0]

墨西哥城是建在一个湖泊的沉积层之上,湖泊盆地周边是硬介质,而内部是软介质。地学形象地比喻它是,建在“一个碗果冻”上的大城市。

1985年的墨西哥大地震发生在城市西南岸的太平洋底,距离墨西哥城400公里之遥,却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

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地质构造示意

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地质构造示意

1985年墨西哥城地震波的反应谱

1985年墨西哥城地震波的反应谱

原来,地震波在湖泊盆地内的疏松土体中多次反射,使得地面震动的幅度比基岩增大数倍,且地震波的卓越周期(约2s)十分突出,导致5~15层的建筑破坏严重。 

多层建筑基本全部整体倒塌

多层建筑基本全部整体倒塌

而旁边的高层建筑(约20层)结构基本完好

林同炎先生设计的美洲银行大厦基本完好,18层

林同炎先生设计的美洲银行大厦基本完好,18层

从墨西哥城地震的特点出发,工程师开始关注地震卓越周期、场地特征周期、软土场地地震对建筑的影响。

1994年 美国北岭地震[M6.7]

1995年 日本阪神地震[M6.9]

 从1980年代起,新材料、新抗震理论发展,以及隔震结构、减震结构的研究,进一步向工程实用转化。日本提出了大地震保有耐力设计(Design against Level-2 EQ)设计方法,研究建筑物的极限抗震性能,人们对建筑结构抗震技术越来越有的信心。

但是,随后1994年的美国北岭地震[M6.7],钢结构仍然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震害,引起了人们“北岭恐惧”的担心。

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震害

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震害

很快“北岭恐惧”在日本变成了现实。1995年,日本关西兵库县南部发生了矩震级M6.9[里氏7.3级]的阪神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震动加速度达到0.834g。所引起的地壳运动,将大阪等城市向不同方向移运1~4厘米。

在历史上,日本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面向太平洋的关东地区,所以关东的房屋、桥梁等设施抗震指标更高,而关西的抗震要求则不那么严格。阪神地震是日本继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损失严重的一次。

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加速度和震度(日本)

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加速度和震度(日本)

阪神地震震中的地表上下错动

阪神地震震中的地表上下错动

混凝土柱子抗剪破坏

混凝土柱子抗剪破坏

一部分钢结构发生了预料之外的脆性破坏,引起了严重的后果。研究学者和工程师开始重新审视了钢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

日本根据震害调查提出了修订的《建筑基准法》,对已有建筑物进行耐震鉴定和改修,自2000年全面施行。同时,引入了依据性能的设计方法,要求保证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外,还要满足地震后的正常功能以及生命财产的保护。我国设计规范也吸取了阪神地震的教训,对设计方法和构造做了相应改进。 

震后重建的神户港

震后重建的神户港

阪神地震的震中靠近人口建筑密集的城市,虽然震级不算大,但震中烈度非常高,造成了大量的建筑物、高架桥梁、铁路、城市水电气设施破坏。阪神地震引发了学者对“城市直下型地震”的关注。[注:我国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M7.5)也属于城市直下型地震]

阪神地震中减震和隔震结构的表现很好,促进了这两种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多种新型的减震隔震装置被开发和应用。

隔震结构示意

隔震结构示意

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地震诱发的火灾、水灾、海啸、滑坡、泥石流、有毒物质污染等,其造成的损失可能比地震直接灾害还大。例如,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后的火灾、1970年秘鲁大地震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近年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则当属海啸。

3次9.0级以上的地震均引起了巨大海啸(2005年前)

3次9.0级以上的地震均引起了巨大海啸(2005年前)

左下角的浅蓝色为1960年智利大地震的能量

图:1906~2005年,地球地震释放的能量

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是地震监测史上规模大的地震,矩震级达9.4~9.6[wiki],里氏震级8.5。关于智利大地震的震级说法不一,因为它的能量实在太大了。从1906~2005年的地震能量占比图看,智利大地震及其余震独占约1/4。

1960年地震引起的海啸,在智利海岸掀起了高达25米的海浪,主海啸穿越太平洋,又侵袭了夏威夷、日本、菲律宾、澳洲东南部与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经过24小时甚至传到了我国东海岸,整个太平洋的海水被震荡了数天。人类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十分渺小。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发的海啸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发的海啸

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地震的威胁,在全国450个城市中有大约75%位于地震区,数次地震震灾严重。工程抗震设计和研究是防灾减灾的关键,我们任重而道远。

乐观一点看,严格遵守抗震设计的建筑在的地震中表现得比较好,近年的一些大地震甚至幸运地实现了“零伤亡”。从现代地震理论起步到今天,人类应对地震的过程从“毫无抵抗能力”到“可能做到零伤亡”,仅仅100年而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相互融合。主动控制、被主动控制的减隔震技术,高性能材料、电磁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等新材料也在工程抗震中迅速地得到应用。相信有一天,依靠人类的集体智慧,我们能够完美应对“大地的狂怒”。


原文链接http://www.shhorse.com/Article/zjcdztdldjg_1.html

(本文来源于网络,悍马加固整理报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另,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