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交流会议
第 01 号通知
为定期交流我国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领域的新成果、新经验和科研新动态,进一步推动本领域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鉴定与加固委员会主办,山东建筑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交流会议”兹定于 2018 年 9 月在青岛市召开,现将有关安排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要内容
1、邀请国内外的院士、知名和学者作大会特邀报告;
2、宣读、交流学术论文;
3、由本领域国家标准管理组、编制组介绍有关新规范实施的热点问题和在编规范进展情况;
4、展示国内外检测仪器及加固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5、开展古建筑加固和中小学房屋抗震鉴定加固学术研讨。
二、主办、承办、协办单位
1、大会主办单位: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鉴定与加固委员会
2、大会承办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
3、大会协办单位: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高校土木结构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
山东省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土木结构诊断改造与抗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
山东建固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质量分会检测鉴定委员会
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工程检测鉴定加固委员会
三、会议论文征集工作
会议论文集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至2018 年 5 月 31 日为论文征集时间,具体征文办法详见附件 1、附件 2、附件 3。
欢迎从事本领域的、学者、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的工程技术人员,围绕本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典型工程实践经验等,积极撰写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并踊跃投稿。会议特设青年论坛,为青年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更适宜的交流平台。也欢迎与该学科发展有关的生产、研发企业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学科按照良性、快速、可持续的目标发展。
四、参会对象
1、特邀国内外、学者;
2、本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
3、论文作者;
4、标准、规范编制、管理人员;
5、本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学者、大专院校师生和相关企业人员(有无论文均可报名参加);
6、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理事及会员;
7、有兴趣在本领域发展的其它人员。
五、有关说明
1、具体参会办法由大会筹备委员会第 2 号通知发布;
2、本通知(第 1 号通知)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联合行文,继后有关本会议筹备工作的各项通知,将委托承办单位直接发出。
六、联系方式
单 位 :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
地 址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 96 号
邮 编 :250013
大会总负责:张 鑫
1、论文组
联系人:王 琴(13001737321)闫 凯(13589099960)岳庆霞(13791143906)
电 话:0531-86367232-212
传 真:0531-86993042 (请注明联系人收)
E-mail:jiandingjiagu_14@163.com
2、会务组
联系人:李 莹(13305419536)郭 东(15564106166)
王 靓(15154117921)李 鹤(18953138826)
电 话:0531-86367232-512
传 真:0531-86993042
E-mail:jiagu_sdjzdx@163.com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山东建筑大学
鉴定与加固委员会 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代章)
二〇一八年三月五日
『附件 1』
第十四届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会议论文征集办法
1.论文集名称:《土木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第十四届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会议论文集
2.征文内容:
工程结构加固改造综述及国内外最新动态;
工程结构加固、改造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
工程结构安全性、可靠性鉴定方法及工程应用;
工程结构耐久性研究及工程结构耐久性评定;
结构加固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
工程结构抗震性能鉴定方法及工程应用;
工程结构检测技术及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加固、改造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加固、改造施工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原因分析与处理;
建筑物灾后鉴定与加固方法及应用;
中、小学房屋抗震鉴定与加固;
古建筑保护、维修、改造及工程应用;
公路、桥梁、构筑物的可靠性评定方法及工程应用;
本领域最新标准与规范介绍。
3.投稿要求及注意事项见附件 2,投稿采用电子邮件方式,稿件名称标记为“作者姓名+论文题目”,请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4.投稿截止日期:2018 年 5 月 31 日(为收到稿件全文的日期)。
5.联系地址及电话
单 位 :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
地 址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 96 号
邮 编 :250013
联系人 :王 琴(13001737321)闫 凯(13589099960)岳庆霞(13791143906)
电 话 :0531-86367232-212
传 真 :0531-86993042 (请注明联系人收)
E-mail:jiandingjiagu_14@163.com
『附件 2』
投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为提高本届会议的论文质量和学术层次,现对稿件做如下要求。
1.1 来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1.2 将严格按审稿程序审稿,来稿经初审合格后,请两位同行审稿,决定稿件录用与否。
1.3 本论文集所刊文章在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机构报送时,不再征求作者意见。
1.4 请作者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泄漏国家机密,稿件刊登后文责自负。
1.5 凡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刊物上刊载过的稿件,本刊一律不予刊登。
2.1 来稿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论文限 5000 字以内(页面限制在 4 页内)。文稿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限 20 字以内)、作者姓名(注明汉语拼音)、作者单位(中、英文)、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按《汉语主题词表》标引 3~8 个)、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并在文稿首页左下角处写明第一作者简介(后面的作者中如有博士导师,也请一并介绍), 包括姓名 、性别、出生年、职称、学位或学历,并注明论文属何基金资助项目及批准号等。此外,文后请注明作者联系电话、邮箱、通讯地址等信息。
2.2 论文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 写成报道性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重要参数四要素,且不少于 300 字。摘要应能准确、具体、完整地概括原文的创新之处, 不必重复题目,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应重点写明论文的创新点。
2.3 英文摘要的撰写切忌把中文摘要一一对应地翻译过来,应尽量将其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主要内容仍应包括工作或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法、主要结果与结论和重要参数 4 点内容。
2.4 关键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词如果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2.5 文稿中图、表随文出现,要求各图形符合制图规范,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写清,标值应使用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一般不用中文表示)。照片应选用反差较大、层次分明、无折痕、无污迹的黑白照片,作者应自留底图。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
2.6 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外文字母、文种、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脚标、矢量、矩阵和易混淆的字母应书写清楚。
2.7 文稿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如 1,2, 3···;二级标题如 1.1,1.2,1.3···,2.1, 2.2,2.3···;三级标题如 1.1.1,1.1.2,1.1.3···,2.1.1,2.1.2,2.1.3···;引言或前言不编序号。
2.8 参考文献应著录主要资料,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原则上不引用。文献序号应与其在文中出现的次序一致。文献著录内容应符合国家标准,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序号] 著者.书名 [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码- 止页码。
(2)期刊:[序号] 著者.论文题目[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页码-止页码。
(3)论文集:[序号] 著者.论文题目[A].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码-止页码。
(4)学位论文:[序号] 著者.论文题目[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著者姓名采用姓前名后的写法,姓名用汉语拼音的著者,用姓名全称,不缩写;姓名用西文的著者,姓大写,姓与名之间空一字符,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如著者不多于 3 人,应全部著录;如为 3 人以上时,只著录前 3 人,后面中文加“等”,西文加“et al”。
2.9 文章具体书写格式及字体大小应按『附件 3』的要求整栏书写。
『附件 3』论文书写格式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港珠澳大桥:世界级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
- 二战以来新加坡特大倒塌灾难 背后缘由引人深思
- ATM取现政策调整 2016各大银行新政策调整一览表
- 让文革新贵王洪文发迹的国棉十七厂,后来怎么样了?
- 现有规范对植筋锚固深度过于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