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7时许,江西丰城电厂三期工程在建项目发生意外。一处冷却塔施工平桥吊坍塌,造成横板混凝土通道坍塌。事故发生时,工程正在进行晚班和早班的交接。截至昨日22时,确认事故现场74人死亡,2人受伤。确认遗体身份、家属接待安置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坍塌事故情况
官方通报显示,发生事故的冷却塔设计总高度165米,2016年4月开工建设,事发时已完成70多米。事发现场照片显示,施工平桥吊坍塌在地上,钢筋扭曲叠杂在一起。从高处俯瞰,塔内损毁状况严重。现场救援人员用液压剪等工具,剪断纠缠在一起的钢筋,清理现场,搜救被压工人。
据知情人介绍,意外发生在施工的最后一个步骤,当时来自河北的工人们正拆除冷凝塔外围的木制脚手架,但是尚未干透的混凝土开始脱落,最后坍塌。
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发布消息称,截至昨日11时40分,江西全省消防部队共调派32辆消防车、212名官兵以及若干救援设备参与救援。
至昨日晚间,从丰城、宜春,以及周边的新余、南昌、吉安等地调集而来的公安消防部队、武警官兵、矿山救护队伍和卫生医疗工作人员共300多人参与救援。
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焕宁率工作组于昨日下午赶到现场,指导协助地方政府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和善后处理等工作。
目前,现场搜救基本结束,相关部门正尽快核清事故发生时现场人数,核对伤亡人员个人信息;对每名死难者安排一个工作组,做好死难者家属接待、服务和心理疏导等工作。
坍塌事故原因
目前,事故发生的原因还在调查中,有现场幸存施工人猜测:“可能是混凝土强度不够导致坍塌”,但调查结果尚未出来,我们不能妄言。事故发生后,小悍联系了一位业内的,他是这样说的: 据不完全了解,这个坍塌施工平台位于冷却塔顶部,因为没到现场,所以只能是一种经验上的推断,造成这种坍塌事故从技术上来讲主要有三种可能性:
第一是平台或者支撑的计算荷载有误。
第二是从刚才新闻中了解到,该工程还存在赶工期的问题,不排除事故发生是因赶工期、操作违规或混凝土强度没达到。
第三是管理上的问题,一般来说赶工期很容易在安全管理上造成监管不利,盲目追求进度,忽视安全的管理问题。
我们知道一起事故的发生,一般是有多种原因造成,那么以上三点,肯定是该事故发生的隐患。
结构加固是对工程质量事故的补救措施
意外,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了。面对意外,我们能做的是什么?是漠视,是等待,还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小悍认为,我们不能杜绝意外的发生,但可以降低上述潜在隐患的伤害。说到这里,小悍顿时觉得作为一名结构加固人的责任重大。结构加固是对工程质量事故的补救措施,如果我们的加固做不好,意外就可能真的发生了。结构加固,我们要做到什么?
一、结构加固设计应由富有经验的人士承担
结构是否需要加固,应经结构可靠性鉴定,依据有关规范规程标准提出鉴定,鉴定意见书可做为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依据之一。由于结构加固设计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远比新建工程多而复杂,况且还要考虑业主的种种要求,因此,承担修复加固设计的人员除具有较强的结构理论、明晰的结构概念外,还应具备较为丰富的工程经验才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提出较为合理的修复结构加固设计方案,实现修复加固的目的。
二、加固设计应处理好构件与结构、局部与整体、临时与永久的关系
当某些构件不满足要求时必须进行加固,但结构体系的加固往往会被忽视,加固设计人员应从整个结构体系安全的角度考虑。当个别构件加固不影响整体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时,可进行局部加固;结构整体不满足要求时,应对结构进行整体加固;临时加固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一些。
三、修复加固的实施必须有科学的先后顺序
通常应先治理后加固。由高温、高湿、冻融、冷脆、腐蚀、振动、温度应力、收缩应力、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的结构损坏,在加固时,应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从源头上消除或限制其有害作用,正确确定加固处理时机,使之不致对加固后的结构重新造成损坏。
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一般应先卸载或部分卸载,卸载后按一定顺序实施加固。一般而言,应先加固后拆除;先加固后开洞;先基础后柱、梁和板;先重要构件,后次要构件,最后做好保护与防护。
四、加固设计还应注意复核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做好抗震加固设计
地震区的结构或构件加固,除应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应复核其抗震性能结构加固后不应存在因局部加强或刚度突变而形成新的薄弱部位,同时还应考虑结构刚度增大或变化而导致地震作用效应的增大或变化的影响。
在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时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的分布要均匀,避免出现新的薄弱层;竖向构件要连续,保证传力途径明晰与简单直接;增强构件或加固原有构件,均要考虑减少整个结构扭转效应的可能性;加强薄弱部位的抗震构造;要使结构的受力状态更加合理,防止构件发生脆性破坏,消除不利于抗震的强梁弱柱、强构件弱节点等不良受力状态;考虑建设场地的影响;加固后的结构要选择地震反应小的结构体系;对原有的不合理结构体系、传力途径等应尽量进行改良。
五、采用成熟的结构加固方法与技术
在结构改造或加固设计时,要注意选用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成熟的新技术。应注意,必须采用经过正式鉴定的技术和产品,对于其它一些新产品和新技术应经过慎重研究和试验确定可靠后方可采用。
六、消除被加固结构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
为适应被加固结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较为充分地发挥后加部分的潜力,加固结构所用钢材,一般应选用比例极限变形较小的低强度(I、II级)钢材。为提高二次组合结构结合面的粘结性能,保证新旧两部分能整体工作共同受力,加固结构所用水泥及混凝土要求收缩性小、最好微膨胀、与原构件的粘结性好、早期强度高,对加固结构所用化学灌浆材料及胶粘剂,要求粘结强度高、可灌性好收缩性小、耐老化、无毒或低毒。
从受力情况分析,加固结构的新加部分,因应力、应变滞后而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尤其是当结构工作的应变应值较高时,受压构件和受剪构件,往往会出现原结构与后加部分先后破坏的各个击破现象,致使结构加固效果很不理想或根本不起作用,相反,加固时若进行卸荷,情况则不同,由于应力、应变滞后现象得以降低乃至消失。破坏时新旧两部分就可同时进入各自的极限状态,结构总的承载力可显著提高。
卸荷加固承载力的计算,原则上仍按二次受力进行,但当卸荷达到一定程度,可近似简化为按一次受力组合结构计算,特别是以钢筋为主要承力的受拉、受弯及大偏心受压构件。卸荷可以是直接卸荷,也可以是间接卸荷。直接卸荷是全部或部分直接搬走作用于原结构上的可卸荷载;间接卸荷是用反向力施加于原结构,以抵消或降低原有作用效应。直接卸荷直观、准确,但可卸荷载量有限,一般只限于活荷载;间接卸荷量值无限,甚至可以使作用效应出现负值,间接卸荷有楔升卸荷和顶升卸荷,前者以变形控制,后者以应力控制。预应力加固法与卸荷合二为一,是将结构所受荷载,通过预应力手段部分地转移到新加结构上的一种方法。
七、加固设计与新建筑的结构设计有很大的不同,应区别对待
加固设计计算时,可考虑楼面活荷载的折减,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梁,核算其受弯承载力时,跨中应考虑现浇板有效受压翼缘宽度,跨中和梁端受压区钢筋的双筋梁作用框架梁核算端部承载力和裂缝时的弯矩值应取柱边值而不应取柱中值,各构件混凝土强度应按检测的实测值换算为设计值取用,采用计算机软件做整体内力分析后,必须对构件做局部验算。
八、力求与施工单位进行配合
进行加固设计时,力求与承担施工的单位进行配合,根据该施工单位的经验和水平确定更合理的设计实施方案。如果在设计时不能确定施工单位,开工之前应就设计中的构造做法和施工要求与施工单位作交底和讨论,必要时进行方案调整和修改设计,以确保工程质量和降低造价。
上海悍马是结构加固材料领导品牌,公司主要生产碳纤维布、碳纤维胶、结构灌注胶、结构粘钢胶、植筋胶、预应力碳板、裂缝修补胶等一系列加固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数百项加固工程,产品质量已得到业界认可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港珠澳大桥:世界级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
- 二战以来新加坡特大倒塌灾难 背后缘由引人深思
- ATM取现政策调整 2016各大银行新政策调整一览表
- 让文革新贵王洪文发迹的国棉十七厂,后来怎么样了?
- 现有规范对植筋锚固深度过于严苛?